Omega-3是什么?
Omega-3是一组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,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:
1、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):视网膜感光细胞膜的核心成分,直接影响视觉信号传递与视网膜健康。
2、EPA(二十碳五烯酸):通过抗炎作用间接维护眼部健康,尤其对缓解干眼症有重要意义。
3、ALA(α-亚麻酸):主要存在于植物中(如亚麻籽、核桃),需在体内转化为DHA/EPA才能发挥作用。
核心来源:
DHA/EPA:深海鱼类(三文鱼、沙丁鱼、鲭鱼)、磷虾、藻类;
ALA:亚麻籽、奇亚籽、核桃、大豆。
Omega-3对眼睛的益处
■ 保护视网膜功能
DHA是视网膜感光细胞膜的核心成分,缺乏DHA可能导致光信号传递异常,影响视觉敏锐度。研究表明,长期摄入DHA可延缓老年人视网膜功能退化。
■ 婴幼儿视觉发育
胎儿及婴儿的视觉系统发育高度依赖DHA,孕期和哺乳期补充DHA可显著提升婴幼儿视敏度。相关研究发现增加母体DHA水平,有助于胎儿视网膜的快速发育,亦可提高婴幼儿的视觉和协调能力。对于新生儿,补充富含DHA的配方奶粉,也可改善其视觉功能[1]。
■ 缓解干眼症
Omega-3通过减少眼表炎症和促进泪液分泌,改善干眼症状。口服疗效剂量的Omega-3补充剂能降低炎症状态,延长泪膜破裂时间,改善泪液分泌质量与数量,有效改善干眼症状并使角膜光泽度增加[2]。
■ 降低视网膜疾病风险
相关研究发现,Omega-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多种视网膜疾病也具有保护作用。如延缓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进展,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损伤;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,减缓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等作用[2]。
如何科学补充Omega-3[3]
要增加饮食中的Omega-3脂肪酸摄入量,建议采取以下两种措施:
1.每周2-3次用鱼肉替代其他肉类
鱼类是获得EPA和DHA最好的食物来源,海水鱼富含的Omega-3脂肪酸比淡水鱼更多。因此,建议每周多吃2-3次鱼类,适当减少其他肉类的摄入量。
2.改变烹调用油的种类
建议适当使用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油脂,如亚麻籽油、紫苏油、核桃油等。这些油脂富含α-亚麻酸,可以转化为EPA和DHA。虽然转化效率较低,但增加这些油脂的总量仍然有益处。
综合 FAO、WHO、欧洲食物管理局等机构的专家结论来看,每天摄入总量差不多需要达到以下数量才能满足需求:
1. 成年男性和非孕期/哺乳期女性:每天摄入250毫克EPA+DHA。
2. 孕期和哺乳期女性:由于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对胎儿脑和视网膜功能发育有益,因此需求更高一些,推荐每天摄入300毫克 EPA+DHA,其中至少有 200 毫克为 DHA。
关于Omega-3的常见误区
“所有Omega-3都一样”
错!ALA需转化才能被利用,而深海鱼和藻类直接提供活性DHA/EPA,效率更高。
“多吃鱼肝油补Omega-3”
需区分鱼油与鱼肝油。鱼油的主要成分是Omega-3脂肪酸,包括DHA和EPA,这些对心脏、大脑和眼睛健康有益。而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和D,同时可能含有少量Omega-3。
“补充Omega-3可逆转眼病”
Omega-3是预防和辅助手段,不能替代药物治疗,需结合医疗干预。
Omega-3(尤其DHA/EPA)对眼睛健康具有明确的科学支持,但需理性看待其作用。均衡饮食、定期眼科检查仍是基础。
内容来源:
[1]王维维 等. (2024). DHA对孕产妇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.
[2]刘若溪, 孙河. (2020). ω-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.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.
[3] 《科普中国》微信公众号
图片来源:摄图网
科普文章 仅供参考 不作为诊断依据